咸陽市廣播電視臺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度)
目錄
1.前言 ....................................
2.政治責任.............................
3.陣地建設責任.....................
4.服務責任.............................
5.人文關懷責任.....................
6.文化責任.............................
7.安全責任.............................
8.道德責任.............................
9.保障權益責任.....................
10.合法經營責任...................
11.后記....................................
一、前言
1.媒體概況
咸陽市廣播電視臺成立于1989年,是公益二類正縣級事業單位。內設機構11個,產業公司1個,核定編制200人,現有在編干部職工162人,聘用人員70人,核定科級干部職數33名,現任科級干部21名。2024年綜合運營收入1360萬元。
截至2024年底,全臺有電視、廣播、新媒體三種形態的全媒體平臺。電視平臺有新聞綜合(一套)、公共文化(二套)2個頻道,全部實現高清化,每天分別播出18個小時,開辦有《咸陽新聞聯播》《關注咸陽》《政法瞭望》《我愛體育》《民生播報》等10檔自辦欄目;廣播平臺有咸陽人民廣播電臺綜合廣播FM100.7、音樂廣播FM99.9兩個頻率,都是全天24個小時播出,開辦有《1007新聞早讀》《直播咸陽》《咸陽教育之聲》《交友聯盟》《999城市會生活》等13檔自辦欄目;新媒體平臺擁有“看咸陽”移動客戶端、“咸陽市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咸陽視聽網、“看咸陽”抖音號、微信視頻號、頭條號等7個公共社交媒體綜合矩陣平臺。
2.媒體社會責任理念
2024年,咸陽市廣播電視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守正創新、立破并舉,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了全市廣播電視事業向上向好、蓬勃發展,不斷為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貢獻更多的“融媒”力量。
3.媒體在2024年度獲獎情況
2024年,咸陽市廣播電視臺被中共陜西省委理論講師團、“學習強國”陜西學習平臺評為“優秀供稿單位”,先后有4件作品在“陜西新聞獎”評選中獲獎、7件作品在“陜西廣播影視獎”評選中獲獎、27件作品在“咸陽廣播電視獎”評選中獲獎,先后有1人榮獲“陜西省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1人榮獲陜西省第十一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決賽二等獎、1人榮獲2024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三等獎。
二、政治責任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彰顯“新聞立臺”的鮮明氣質。
1.立足正確輿論引導、開展重大主題宣傳,全領域展示咸陽發展成果。著眼“大主題”,選好“小切口”,全方位跟蹤報道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部署,不斷增強精品意識,提升創新創優力度,讓重大主題新聞報道更鮮活、更生動。先后圍繞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向縱深突破、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全市重點工作推出100多項主題報道,策劃推出《“千萬工程”看振興》《金融在線》《咸陽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巡禮》等新欄目,開設《記者跑現場》《主播做代言》《名嘴講故事》《75年·75秒》系列短視頻及“尋找家鄉新坐標”“七十五載風華,我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系列融媒直播等版塊,以“直播+短視頻”模式創新宣傳報道方式,讓觀眾耳目一新,特別是《75年·75秒》看見咸陽系列短視頻熱播熱傳,在官方微信平臺點贊量超2萬人。精心策劃“奮進中國式現代化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全媒體行動,出動骨干記者200余人次,先后奔赴15個縣區市及相關企業、工業園區,采取融媒體直播、圖文消息、短視頻、廣播電視新聞消息、新聞專題、H5、電子海報等形式,播發各類節目800余篇/條,全面展示了咸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2.創新融合元素手法、突出優秀作品宣傳,全方位推介咸陽靚麗形象。堅持以奮進創新的融媒理念、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專業務實的新聞品質、豐富多樣的報道方式,采寫一批帶泥土、沾露珠、有煙火、廣影響的優秀作品。圍繞“秦風十里·咸陽等你”系列文旅活動及文旅“三線三鏈”宣傳,持續深度報道“秦時明月 夢回咸陽”秦文化城市夜游活動、“跟著美食游陜西”暨商旅名街產業群推介等活動,注重網絡內容建設,全媒體策劃制作推出1000余條短視頻。攜手咸陽知名網紅主播、聯合多個地市主流媒體,設置“煙火咸陽”等抖音話題,推出“秦風十里·咸陽等你——尋文、尋味、尋景”“秦時明月 夢回咸陽”“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咸陽” “咸陽因你而精彩、咸陽因你而美”“逛咸陽 品美食”系列短視頻和直播活動,單場直播和短視頻最高瀏覽量突破410萬,形成強大宣傳聲勢。國慶期間重磅推出動漫AI形象片《秦嘟嘟·尋秦跡》,以創意十足的敘事手法和萌態可掬的“秦嘟嘟”形象,迅速贏得廣大網友的喜愛與好評,展現了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瀏覽量總計高達1.2億。專題節目《陳勇:用生命捍衛忠誠》榮獲第七屆平安陜西平安宣傳文化作品新聞類一等獎,短視頻在2024年度“厚植雙擁花 筑夢新時代”短視頻大賽中榮獲三等獎。11部作品在陜西省委宣傳部和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舉辦的“新發展 陜西范”公益廣告大賽中獲獎。
3.注重大型活動宣傳、多措放大媒體影響,全過程匯聚咸陽奮斗合力。先后組織承辦2024咸陽春晚、2024年元宵晚會、“我是球王”咸陽乒乓球民間爭霸賽、陜西省第五屆家庭文化節主場活動、2024年中國秦腔優秀劇目會演戲迷大賽咸陽賽區比賽、2024年咸陽市慶“八一”軍民聯歡晚會、咸陽市應急管理科普講解大賽、咸陽市“會聚良緣 咸陽遇見”青年職工交友聯誼活動、“繽紛夏日童星閃耀”2024年咸陽市廣播電視臺少兒才藝展演、咸陽市政協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同心聚偉力 奮斗鑄輝煌”主題活動文藝演出等8場全市大型活動,既擴大了媒體影響力,又收到非常好的社會影響。把握宣傳重點,挖掘新聞資源,今年電視作品累計在中央級媒體發稿11條,在省級媒體發稿253條;全媒體在“學習強國”陜西及中央平臺發稿107條,咸陽平臺發稿496條,有力擴大了對外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三、陣地建設責任
著眼融合、優化體系,積極構建“轉型塑臺”的濃郁氛圍。
1.以“機制轉型”激發融媒發展“活力”。按照“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總體要求,不斷健全制度體系,打破部門工作壁壘,推動多項融媒改革措施落地。一是嚴格采編流程管理,修訂完善了《融媒采編流程管理辦法》,強化信息內容采集、編輯、審核、校對、發布、轉載等全過程把關,嚴格執行“分級審核、先審后發”程序,提升新聞宣傳質效。二是健全聯合采制機制,實施柔性用人機制,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全媒體采編團隊,開展跨部門聯動策劃采編,實現一次采集、多樣生成、多元傳播、全媒發聲。三是打造統一宣傳矩陣,出臺了《規范新媒體賬號管理辦法》,完成5個獨立運營新媒體賬號的整合和遷移工作,形成了以“看咸陽”“咸陽市廣播電視臺”為主賬號的咸陽廣電融媒宣傳矩陣。四是組建創新創優工作室,下設融媒報道和少兒活動節目策劃2個工作組,大力推動好新聞、優質爆款短視頻、大流量網絡直播策劃、創作和推廣。五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圍繞短視頻、移動直播等新媒體發展方向,進一步細化播放量、點贊數、評論數、轉發數等關鍵指標,讓考核結果充分體現新媒體運營成效,形成以客觀數據為導向的激勵機制,不斷提升融媒產品在新媒體生態中的競爭力與生命力。
2.以“協同轉型”凝聚融媒發展“合力”。秉承“既要造船出海,更要借船出海”的理念,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動優質資源向新媒體集中,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一方面,加強協同聯動,通過舉辦“融合發展 共話未來”咸陽廣電融合發展工作座談會等形式,邀請各縣市區融媒中心(臺)、傳媒公司、網絡大V及全臺青年骨干,交流研討、分享經驗、探尋機遇,凝聚了深化融媒改革的發展合力。另一方面,組建“咸陽融媒聯盟”,以開放平臺吸引社會資源與IP參與新聞信息生產傳播,聯合各縣市區融媒中心(臺)、20個傳媒公司和網絡大V,于7月10日,正式成立了“咸陽融媒聯盟”,加速資源優化整合、人才技術共享,并以“車水馬龍的煙火氣、恰似江南的靈秀氣、健康澎湃的青春氣”為主題,開展了網絡采風作品展播,全面展示咸陽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等各方面的獨特魅力。其中,推出的《我想把我的家鄉咸陽介紹給你》《來我的家鄉玩一天》等一批正能量作品,在官方微信平臺點贊量突破1.9萬。
3.以“內容轉型”厚植融媒發展“內力”。堅持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的原則,持續提升全媒體內容供給力和輿論引領力。通過“抓作品”和“抓環境”相結合,營造良好創作生產生態;通過“抓增量”和“抓存量”相結合,豐富內容播出。一方面,推進節目改版提質。實施全媒體節目改版,《咸陽新聞聯播》欄目2名主播全新亮相;推出《主播說新聞》視頻號,常態化推出《主播說新聞》欄目;面向廣大市民征集思路和方案,推進《咸陽新聞聯播》欄目片頭改版;《一線報道》欄目成功擴版,由每周兩期增加到每周三期;打造看得見的廣播,推進廣播直播常態化,開設愛心公益尋親欄目版塊《尋找》,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在專題節目的深度廣度高度上下功夫,《關注咸陽》欄目開設《金融在線》《咸陽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巡禮》專欄;《都市新生活》欄目全新改版升級為專題新聞類欄目《民生播報》,積極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開辦《民生熱線》專欄,多方征集線索,發揮好媒體“服務”和“監督”作用;推出教育類節目《活力校園》,弘揚傳統文化;推進“頭條工程”,多次被市委宣傳部《新聞閱評》表揚。另一方面,探索“N個一”融合報道模式。以新媒體快訊、主題報道、新聞綜述、現場側記、新聞評論、直播、短視頻、H5等多形態同時發布,實現多平臺同頻共振。一年來,全媒體平臺開設專題專欄70多個,播發(發布)電視新聞稿件2800多條、錄制電視專題節目360多期、發布新媒體稿件2.8萬余篇,其中,被中省主流媒體網絡轉載600多條(篇);播出公益廣告近12萬條(次);制作專題片14部、完成大活動錄制15場、網絡直播197場次,切實提升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四、服務責任
挖掘潛力、創新模式,聚力積蓄“經營強臺”的強勁勢能。
1.多元化借力借勢發展。以磨破嘴皮、跑破腳皮的韌勁,積極對接有關部門,爭取國家和省、市項目建設資金,《淳如詩美如畫!山城淳化等你來一場夏日邂逅》《咸陽古渡廊橋起舞弄清影》《咸陽的夏天有一種浪漫叫打卡博物館》等5部作品成功申報“省文化旅游數字化宣傳推廣項目”。探索實施短劇“劇有引力計劃”,延伸短劇+公益、短劇+文旅、短劇+醫療健康等精品內容生產,策劃網絡短劇《我和我的村莊》,推出系列網絡婚戀短劇《相約》,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接地氣的表演,在網絡平臺引發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打造傳播新范式,推動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媒體各業務環節深度融合,制作咸陽市廣播電視臺首位AI數字主播,帶來全新的視覺與互動體驗。
2.多渠道探索運營模式。完善經營體系,探索流量分紅,推進直播常態化,開展“咸陽城里的的好味道”“公益助農”系列直播活動,總瀏覽量突破200萬人次,為農戶與消費者搭建起了便捷的溝通橋梁。拓寬經營渠道,加強第三方合作,做好兒童劇《尋秦記》前期籌備工作;與咸陽高新區積極洽談合作,共建數智融媒工作室,提高數字化競爭力。積極對接廣電實戰合作抖音帶貨,推進“咸陽甄選”直播帶貨,迅速積累了大量粉絲與忠實客戶群體,不僅為我市企業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也為融媒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運營模式。面對市場環境低迷和傳統廣告業務急劇萎縮的態勢,創新思維、多措并舉推進創收,全年運營收入超1300萬元,較往年有所增長,實現了由“輸血型”向“造血型”的經營模式轉變。
3.春節期間,各宣傳平臺播出了“龍舞春風·幸福咸陽”2024年咸陽市春節聯歡晚會、“龍騰渭水 福耀咸陽”2024年咸陽市老年春節聯歡晚會、“龍騰中國夢”少兒新春大聯歡(一、二)、“龍騰巴彥淖爾·國城之春”2024巴彥淖爾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文藝節目,收到了預期效果。
五、人文關懷責任
持續實施關愛激勵。積極構建單位與職工命運共同體,通過溝通交流、談心談話等方式,深入了解干部職工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干部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苗頭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疏導解壓工作。先后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奮進力量”、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和漢代廉政文化展等12次主題黨日活動,工青婦群團組織開展春游踏青、工間操、“好記者講好故事”主題演講比賽、“走進消防站 致敬火焰藍”主題活動、咸陽湖健步走等15項文體活動,看望慰問退休干部職工、困難職工、重要部位重點崗位人員,促進干部職工在隊伍、思想、感情、業務上的深度融合,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實現全年工作目標打牢基礎。
六、文化責任
積極挖掘咸陽文化資源,拓展創作新空間,圓滿舉辦百集有聲小說《都市的掙扎》儀式,攝制完成電影《立冬的夏天》并順利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公映許可,在第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暨第五屆亞洲華語電影節上摘得“優秀導演獎”與“最佳影片獎”兩項殊榮,10月在北京圓滿召開全國首映式暨觀影研討會,12月在北美國際青年電影節獲“最佳故事片提名”“最佳導演獎”“最佳男配角獎”。廣播劇《風起爺臺山》入選省廣電局陜西原創廣播劇展播活動。原創歌曲《把名字融入祖國》參評“五個一工程”獎。攝制完成全市招商大會、科技創新大會等6部全市重大題材專題片和宣傳片,其中宣傳片《何以咸陽》受到市委領導的認可,成為展示咸陽形象、增進國際了解的重要窗口。
七、安全責任
以“安全轉型”提升融媒發展“控力”。圍繞內容、傳輸、播出、網絡、數據、設施等各類安全,建機制、補短板、強保障,構建了完備的安全保障體系,夯實了融媒改革發展的安全底座。
1.加強導向安全風險管控,嚴格執行新聞宣傳紀律,嚴格落實“三審制”、重播重審制,進一步完善宣傳提示、節目評價、例會講評等制度,嚴把內容關、導向關。
2.扎實抓好安全播出綜合保障,完成安全播出平臺建設,更換FM99.9頻率發射機、無線發射臺穩壓電源,保障了廣播頻率播出安全,解決了無線發射臺傳輸發射設備的供電安全問題。
3.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活動,加強對薄弱環節、要害部位的檢查和整改。
4.完善廣播電視應急預案和聯動機制,定期開展安全播出演練,突出交接班、節目單審核,以及重要時政節目的轉播,實現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要保障期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安全播出“零事故”。
八、道德責任
1.持續強化理論武裝。以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為契機,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全年開展臺黨總支中心組集體學習17次。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扎實抓好干部職工業務能力學習,及時為新聞宣傳隊伍“加油”“充電”,開展采編業務、直播業務、播音主持、短視頻創作、安全播出應急處置等專題培訓15次,組織30余名宣傳業務骨干在西安參加全國“AI賦能·內容深耕”融媒體策劃創新及案例解析實訓營”業務培訓,組織近百名采編人員參加智慧廣電學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線上培訓。
2.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多措并舉推進黨紀學習教育,突出關鍵領域整治,針對前期存在的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建立臺賬。強化廉政教育,設立黨風廉政監督員,組織黨員干部觀看《“溺水”的公安人》等8部警示教育片,打造廉政文化長廊,建設黨員活動室,營造廉潔文化氛圍。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財務、招投標、公務用車、固定資產清查、“四不直管”等工作制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所有“三重一大”事項嚴格按照程序通過臺務會審議研究,同時邀請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參與審議并監督,對紀檢監察組反饋的問題及時整改。做好風險防范化解,針對長期存在的實習生問題,委托第三方招聘,規范實習生管理,想方設法解決五九四臺聘用人員有關遺留問題;完成固定資產清查,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九、保障權益責任
1.高度重視員工合法權益。嚴格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國家有關法規條例規范用工制度,健全職工社會保障機制,充分保障員工福利待遇,確保依法享有帶薪年休假等各類假期。
2.對困難、患病員工開展補助慰問。
3.推進完善 “廣電標兵”“好記者好編輯”評選等機制手段,激勵創新創造。
4.改善職工食堂用餐環境,為員工工作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服務。
5.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增強員工凝聚力。
十、合法經營責任
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新聞行業管理部門的規章制度,始終將政治效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規范廣告經營行為,嚴格落實采編與經營“兩分開”。嚴格依法依規履行廣告審查、播出職責。
十一、后記
不足和短板——
基本運轉舉步為艱;債務風險無法化解;媒體深度融合效能尚未充分釋放;新媒體矩陣的輿論引導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仍需優化。
改進措施——
2025年,咸陽市廣播電視臺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市委八屆六次、七次全會等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的工作安排部署,緊緊圍繞推進“融媒”改革、發揮主流媒體作用主線,堅持“高揚旗幟,守正創新”總基調,聚焦弘揚時代旋律、服務改革發展、講好咸陽故事的主責,圍繞聚力中國式現代化實踐、聚力高質量發展、聚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聚力“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聚力“文旅融合”發展、聚力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創新宣傳手段,唱響咸陽發展強音,匯聚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磅礴動能。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