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春日的淳化,青山疊翠,碧水潺潺。走進鐵王鎮小池村,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垃圾分類亭旁月季花開正艷,文化墻上孝老愛親彩繪栩栩如生。村民王艷艷邊打掃自家庭院衛生,邊笑著說:“過去垃圾靠風刮,現在戶戶有菜園,咱農村人過上了和城里一樣舒坦的日子!”這番景象,正是淳化縣以“千萬工程”為指引,掀起城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熱潮的生動寫照。
三級聯動同發力 百名干部齊上陣
在石橋鎮大槐樹村,淳化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帶著包抓專班逐戶檢查庭院衛生,工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排水溝改造、柴草堆放等6類問題。這種“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攻堅態勢,源于淳化縣由縣級領導掛帥的城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領導小組精心謀劃和周密部署。
為了有效推進城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淳化縣建立“縣級領導包抓鎮辦、部門和鎮辦推動落實、村組和駐村工作隊具體實施、群眾廣泛參與”的三級聯動機制,抓重點、攻難點、破堵點,構建全縣上下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人居環境整治局面。
三大重點破頑疾 鄉村蝶變展新顏
3月28日,潤鎮西溝村保潔員張小鵬駕駛垃圾車開始巡回收集。“過去垃圾圍村、污水橫流,現在每天清運,幾乎各村都配備了垃圾收集箱。”據了解,淳化縣目前已配備垃圾收集箱1800多個,一體構建“戶收集、村管護、鎮運輸、片區處理”垃圾處理模式。
在這場人居環境提升攻堅戰中,淳化縣以“廁所革命”“污水治理”“村貌煥新”為重點進行人居環境治理,縣財政更是每年列支1000萬元用于“三堆六亂”專項整治工作,100萬元用于生活垃圾治理,100萬元用于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全縣農村戶廁改造32656座,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3座,鋪設管網約27公里。
機制創新管長遠 美麗經濟促振興
在城關街道屯莊村“愛心超市”里,村民吳阿蓮用20個積分兌換洗衣液。“打掃房前屋后能攢分,亂堆亂放要扣分。”據了解,全村已有200余戶參與積分制,兌換物品價值10余萬元。這種“整治—管護—提升”的長效機制,在淳化縣已形成“智慧環衛實時監控、保潔隊伍全域覆蓋、村民共治常態保持”的治理格局。
環境改善激活美麗經濟。石橋鎮利用整治后的閑置宅基地打造“黑松林山莊”網紅打卡點,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鐵王鎮發展西紅柿經濟,引導農戶種植大棚西紅柿,戶均增收30000元。據統計,淳化縣已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0個,創建市級五美庭院130戶。
淳化縣將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實踐,推動人居環境從“一時美”向“持久美”、從“局部美”向“全域美”蝶變,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咸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妍 胡婷艷)
(責編:李佳欣 審核:韓芳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