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4月8日,關中嗩吶傳習實踐基地在旬邑正式掛牌。西安音樂學院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與中國琴學研究室主任、藝術博物館館長李村;陜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嗩吶專業委員會會長高曉鵬;西安音樂學院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閆若玉;旬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潤軍及旬邑縣非遺傳承人、文化學者、群眾代表共計80余人參加掛牌儀式。
西安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在旬邑掛牌“關中嗩吶傳習實踐基地”,正式確立旬邑成為關中嗩吶研究傳承實踐核心基地,突出了旬邑嗩吶在關中嗩吶中的重要地位,是推動關中嗩吶藝術煥發新活力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嗩吶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的保護與傳承邁入專業化、系統化教育新階段。此次基地成立,旨在解決傳承斷層問題,通過系統化培訓與實踐,激發年輕一代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關中嗩吶是陜西傳統音樂的重要代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4年,旬邑縣被陜西省文化廳命名為“嗩吶之鄉”;2009年,旬邑嗩吶被列入陜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旬邑在嗩吶文化保護傳承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全縣現有嗩吶樂班和傳習所40多個,從業藝人和傳承人有600多人。建立了“非遺傳承人+專業教師+愛好者”三位一體的傳承梯隊。
(來源:旬邑發布)
(責編:李佳欣 審核:妙俠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