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為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永壽縣狠抓人才培育、理論學習、業務培訓、政策宣傳,全面提升鄉村振興干部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力聚能。
抓人才培育,匯聚振興力量。把培育培養扎根農村、發展農業、服務農民的實用人才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打好引、育、用“三張牌”,凝聚推動鄉村振興的人才力量。推進事業單位崗編適度分離,向示范村和產業重點村選派8名專業農技人員擔任駐村產業指導員。定向培養“地方優師”30人,公開招聘“特崗計劃”30人,補充專業醫療人才30人。選聘市管專家、拔尖人才、行業精英51人,組成3個專家服務團,開展“專家人才下基層服務”活動,舉辦專題講座34場、交流研討14次,下鄉義診4次。成立秦創原(永壽)創新促進中心,以“平臺+人才”的方式支持創新創業,為農業農村發展提檔升級注入了新鮮活力和強勁動力。
抓理論學習,提升振興水平。堅持用黨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組織各級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由縣級領導帶頭,抓住單位“一把手”、黨組織書記、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等重點群體,依托理論中心組、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開展集中學習研討,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任務,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心和行動上來,對標對表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抓業務培訓,提升振興能力。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堅持“五個結合”即“走出去”培訓與“請進來”講授、“訂單式”培訓和“綜合性”培訓、“向上掛”培訓與“向下派”實踐、“集中式”輪訓與“自主性”培訓、“送教下鄉”與“線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86期,培訓干部1萬多人次,其中對全縣村干部、駐村干部開展覆蓋式培訓2批次1040人,分7批次對全縣村“兩委”900余名村干部進行了集中輪訓,自下而上舉辦“村官大叫板”8期,舉辦鄉村振興能力培訓班10期1076人次,示范帶動鎮街道舉辦產業培訓35期1345人次,做到了黨政領導干部、鄉村振興系統干部、行業部門干部、掛職幫扶干部及村干部、駐村干部培訓全覆蓋,全面提升了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做好“三農”工作的本領。
抓政策宣傳,提升振興效果。梳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知識、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教育幫扶、健康幫扶、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小額信貸、駐村幫扶、兜底保障等方面政策方法,整理編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匯編》手冊,做到所有縣級領導、鎮辦部門黨政正職和分管領導同志、村干部和駐村干部人手一冊。同時依托中國永壽、永壽黨建網微信公眾號、永壽縣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微信交流群等及時連載轉發,著力構建“線下+線上”多形式學習宣傳格局,方便鄉村振興干部全面精準掌握政策、活學活用政策、大力宣傳政策,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行家里手”,推進各方面政策全面落地落實。
(通訊員 趙曉雷 郝娜娜)
(責任編輯:胡曉語 審核簽發: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