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永壽縣聚焦重點任務,創新工作措施,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效能治理、高質量推進,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扎實推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走深走實。
高起點謀劃,確保專項行動落到實處。全市動員大會召開后,該縣及時召開動員會,制定《實施方案》,安排部署具體工作,確保專項行動不走過場、不打折扣。成立工作專班及督導辦公室,明確職責任務,把專項行動各項工作細化到天、分解到人,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銜接快、落得實。在《中國永壽》微信公眾號、《永壽黨建網》等平臺開辟專題專欄,及時報道專項行動相關任務要點、工作進展、典型經驗等,迅速在全縣掀起學習貫徹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熱潮。同時,組建5個督導組,對照32項任務清單,采取隨機抽查、調研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督促指導。
高標準要求,確保學習教育持續深化。該縣各級黨組織采取集中學、專題學、交流學等方式,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學習、每月一次交流研討、每季度開展一次書記講黨課和知識測試”,不定期觀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上講臺分享心得體會等方式,打好“線下學習+線上測試”組合拳,以理論學習推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扎實開展“進、知、解”下鄉走訪活動,發現問題835個,收集意見建議478條,并按照職責范圍和管理權限,積極解決、協調處理。簡化問題收集渠道,開通作風建設問題電話受理通道,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優先處置、快查快辦。目前,已受理群眾反映作風突出問題3件,轉辦3件,辦結1件。
高效能治理,確保專項整頓務求實效。全面執行《永壽縣改進工作作風七條措施》問題集中整頓,開展機關效能、基層負擔、營商環境、重點民生領域等十項專項治理,形成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單位負責的良好局面。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探索推行干部政治體檢制度,制定了《關于強化激勵約束推動作風建設的具體措施》、《作風建設問題線索直查直處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快推進實施十大惠民工程,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城區幼兒園小學大班額、交通擁堵停車難、優質醫療服務供應不足、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等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該縣政協辦攜手市愛心濟困協會及政協委員王阿莉資助12名貧困大學生6萬元,幫助貧困大學生共圓大學夢。該縣縣委組織部爭取到120余萬元中央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為幫扶的馬坊鎮翟家村建設儲存庫500平米,晾曬場2500平米。項目9月中旬全面建成,預計實現年生產總值26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6.5萬元。該縣縣委宣傳部為包抓的甘井鎮王家村硬化村內道路400余米,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題。監軍街道依托古屯村車厘子基地,采取“村企聯建”方式,在永壽村發展1000畝車厘子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吸納周邊日用工100多人。永平鎮累計拆除危房13間,封閉前房后窯60余間,確保群眾安全度汛。
高質量推進,確保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制定出臺了工業穩增長8條措施及穩住經濟大盤23條政策措施,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回頭望”,深化“槐鄉黨員干部紓困幫扶暖企”活動,實行“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先后為企業爭取各級政策獎補資金1000余萬元,支持秦航、麥克斯等骨干企業滿負荷生產,做好魯泰防水、銀泰鋼構等企業納規工作,加快推動經濟全面回升、穩定向好。實行雙周例會和現場辦公會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加快項目推進。截至目前,121個重點項目已全部開工,完成投資53.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75.6%。積極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支持蜀羊防水、云集酒業、秦源公司等企業創建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科技支撐。
(通訊員 趙曉雷 翟武鵬 劉宇)
(責任編輯:胡曉語 審核簽發: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