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春天的涇陽縣,各類蔬菜搶“鮮”上市、百里飄香。每天清晨四、五點左右,涇陽縣云陽蔬菜批發市場內已是車水馬龍。在這里,西紅柿、圣女果、黃瓜等各種蔬菜琳瑯滿目,近百輛大大小小的進貨車忙碌地進行著交易,村民們手腳麻利地將當天采摘的蔬菜分類裝箱,一箱箱新鮮蔬菜“整裝待發”,將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
“我家種植西紅柿有幾年時間,自從申請了‘黨建+創業+金融’信用貸款,收入更可觀了。現在,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棚里忙,種植大棚蔬菜雖然辛苦,但我對好日子一天天更有信心了。”正在銷售自家西紅柿的當地種植戶姚女士告訴記者。
涇陽縣是蔬菜種植大縣,全縣設施蔬菜種植面積21.04萬畝、露地蔬菜種植面積18萬畝,年產新鮮蔬菜182萬噸,產品不僅暢銷西安、咸陽等周邊城市,還遠銷全國各地。近年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部分農業經營主體資金短缺、抵押難、貸款貴的問題日益凸顯。為此,涇陽縣探索打造了“黨建+創業+金融”信用貸款工程,按照“黨建引領、信用開路、金融惠農、互促共贏”的思路,實現了貸款增信降息,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融資難”、創業“無資金”等問題,走出了一條黨組織“牽線”、金融“搭臺”、黨員和群眾“唱戲”的金融助推鄉村振興好路子。
不僅如此,涇陽縣還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思路,將全縣323名農業技術骨干、致富帶頭人、農民經紀人、退伍軍人等進行登記造冊,列入村“兩委”后備干部隊伍,充實基層黨組織后備力量,充分發揮黨組織領航、產業領路、黨員領頭作用,以“黨建鏈”輻射帶動“產業鏈”,按照“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加快土地流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抓黨建和促發展“雙輪驅動”。
“黨建+”賦能產業發展,讓農民嘗到更多“甜頭”。如今,涇陽縣蔬菜產業發展日益興旺,蔬菜聲名遠播,尤其是涇陽西紅柿,不僅受到當地消費者的青睞,還暢銷全國各地。在“黨建+創業+金融”的帶動下,目前云陽鎮、安吳鎮、橋底鎮等鎮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水果西紅柿,西紅柿產業真正成了當地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金鑰匙”。
(通訊員 席晨 謝濤 報道)
(責任編輯:李璐 審核簽發:妙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