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初冬時節,秦都區到處涌動著大干快干、奮勇爭先的激情與活力,建設工地塔吊林立、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產業基地日新月異……11月28日,融媒體看秦都活動第三季走進該區四個重點項目,用鏡頭去記錄秦都區落實“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聚力打造“四個區”,持續推動經濟發展邁出量質雙升的鏗鏘步伐。
走進三立智能電氣產業園,現場機械操作聲音轟鳴,施工人員正在忙碌作業。2020年以來,隨著公司增效步伐加大、產品訂單逐步增加,高低壓開關柜、環網柜產品等部件柜體完全依靠外購,并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產業鏈,建設智能化工廠迫在眉睫。項目負責人王芬介紹說,項目建成后主要用于三立智能中低壓電氣設備、高壓預制艙等,機電智能化研發、設計、制造、營銷和服務為一體的綠色環保電氣設備孵化基地,可提供就業崗位300個。
年產8000萬平方米光伏膠膜(擴建)項目是隆基光伏配套項目,是該區以商招商、產業鏈招成果,進一步推動“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可滿足隆基8GW光伏組件封裝膠膜需求,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互利共贏,對全市壯大新能源光伏產業集群,實現‘雙碳’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了解,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產值約8億元。畝均投資達到2500萬元、畝均產值4000萬元、畝均稅收125萬元、可帶動就業200人。
已建成投產的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主要從事精密機械零部件的開發、研制和生產。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制造生產能力和較高制造水平的軍民融合科技型機械制造企業。西北特種電纜二期建設項目,填補了陜西高壓電纜的空白。1條110kv高壓電纜和3條35kv中壓電纜生產線,將使園區形成高、中、低壓全系列電纜的生產制造能力,使該區成為西北重要的電纜制造基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秦都區緊緊圍繞全省“三個年”活動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奮勇爭先的精氣神,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興產業,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揚起龍頭、走在前列,為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貢獻力量。
(咸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高心怡)
(責任編輯:張優美 審核簽發:妙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