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欄,一片生機勃勃的紅色沃土。這里曾是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是通往延安的主要驛站和紅色通道,是培養革命干部的搖籃。
4月7日,涇陽縣衛健局組織黨員干部赴馬欄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聆聽紅色故事、共唱紅色歌曲、朗誦紅色經典詩歌,前來的黨員干部在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歷程和豐功偉績的同時,更激發了立足本職工作,為衛健事業發展努力作出貢獻的信心。
春天的馬欄山上,鮮艷的野桃花已然綻放,讓這片紅色沃土春意盎然。前往咸陽旬邑縣馬欄鎮參觀、學習黨史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
3月18日,咸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40余名民警一大早便出發趕赴馬欄革命舊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重溫紅色歷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馬欄革命紀念碑前,全體民警警容嚴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后,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雄渾的宣誓聲久久激蕩在馬欄山下。
在馬欄革命紀念館,參觀者瞻仰革命前輩浴血奮戰的珍貴史料,聆聽革命前輩出生入死、前仆后繼的英雄事跡,切身體悟戰火紛飛年代革命前輩凝心聚力、艱苦奮斗、獻身革命的高尚精神。
“旬邑起義時間為1928年5月6日,共產黨人許才升、呂佑乾等6人,決定以雞毛傳帖,擊鼓為號發動農民起義。7日拂曉,許才升帶領程永盛等人手持大刀長矛,攻克旬邑縣城,打開監牢,救出了被捕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馬欄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解說,將大家帶入那個血與火的年代。
“革命前輩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精神令人敬佩,我要把緬懷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動力,在崗位上作出新的貢獻。”咸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民警李志遠說,“作為窗口單位的工作人員,我會用實際行動落實好各項便民利民措施,不斷提升服務群眾水平。”
“‘黨的利益在第一位’‘為人民群眾謀福利’是馬欄精神的核心內容,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它既是陜西關中特定地域的特色革命精神,又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恒久時空穿透力的強大精神力量。”旬邑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曉軍說。
3月14日,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代表70余人前往馬欄革命舊址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黨性教育活動,并與馬欄干部學院共建“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和大學生實踐基地”。
“通過學習馬欄革命歷史,我被老一輩革命家矢志不渝、堅持斗爭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我要用馬欄精神武裝自己,堅定理想、奮發進取、掌握真知、學好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王艷麗說。
據介紹,“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和大學生實踐基地”的建立開辟了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大學生實踐育人的新路徑,為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活課堂”,激發了大學生群體黨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黨史學習教育中,旬邑馬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引導黨員干部將紅色精神融入血脈、植入靈魂,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今年,馬欄干部學院推出了《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馬欄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的群眾工作》《習仲勛的革命生涯及精神品質》等一批馬欄精品特色課程,充實黨史教育培訓的內容,增強黨史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馬欄干部學院院長談富平說。
“馬欄革命紀念館從附近學校選拔一批‘小小志愿者’,針對青少年和學生群體進行講解。”馬欄革命紀念館館長趙養群介紹,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參觀者來到馬欄,紀念館已接待30余個班次黨史學習隊伍。
(文章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璐 審核簽發: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