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咸陽市堅持以“促就業助脫貧”為中心工作,通過扶持自主創業、開展技能培訓、推進轉移就業等舉措,幫助全市25.3萬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創業,全市11.3萬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每戶至少1人實現穩定就業。
在禮泉縣昭陵鎮聯二村,村民王雄博因病致貧后,一度喪失生活信心。幫扶干部走訪了解后認為,王雄博主要是缺乏技術和資金,于是通過創業貸款扶持,技能培訓支持等辦法有針對性地幫扶。很快,王雄博創辦了自己的饃店,成了全村的自主脫貧之星。
禮泉縣昭陵鎮聯二村自主脫貧之星王雄博:“我的饃店生意越來越好,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從來沒想過會過上這么好的日子。”
通過大力扶持自主創業帶動就業。近年來,咸陽人社部門創建創業孵化基地39家,縣、鎮標準化創業中心60個,信用鄉村46個,給貧困勞動力發放創業貸款2448萬元,扶持貧困勞動力創業1241人,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4600多人。在技能培訓工作中,人社部門積極開展“培訓+就業”新模式,大力推廣校校、校企、縣校合作。按照“政府下單、群眾點菜、機構承辦”原則,將技能培訓課堂延伸到村莊庭院、田間地頭,在家門口幫助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促進就業。
乾縣任家洼村村民任引弟:“參加這個培訓后,讓我重拾生活信心,既有了收入又有了謀生手段和平臺,現在在家直播都能賺到錢,從最開始的十幾塊到一天的五百,我現在對生活越來越有信心了。”
為切實提升幫扶成效,人社部門還通過開展中銀商務定向招聘;與彩虹光電、冠捷科技等70多家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用工關系;開展咸泰扶貧勞務協作等幫助16.7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到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區工廠和就業扶貧基地218家,吸納貧困勞動力1711人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0216人;所有貧困人口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咸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三級調研員鄭建虎:“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統,將以五中全會為引領建立就業扶貧長效機制,跟進幫助貧困勞動力長期穩定就業。”
(咸陽市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