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娟,女,31歲,2008-2012年就讀于延安大學,2012年9月在林業局參加工作至今,先后從事辦公室、包鄉鎮、生態脫貧等工作,現任林業局生態脫貧辦公室主任,負責全縣生態脫貧和全系統結對幫扶具體工作,連續三年榮獲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該同志始終保持著一個林業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初心,以汪洋總理“讓那些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的戰士一樣自豪”為奮斗目標,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全縣生態脫貧工作位居全市第一,縣林業局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扎實推進生態脫貧政策落實。該同志能夠結合我縣實際,制定生態脫貧三年規劃、年度計劃,撰寫各類扶貧相關材料,做好上傳下達的樞紐作用,及時督促協調相關單位和科室精準落實全縣生態護林員及林業補助發放等生態脫貧政策,積極做好生態脫貧宣傳、培訓、督查、考核、整改及各類數據庫、項目庫的管理工作,全面推進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平均每年幫助1700余貧困人口增收300余萬元。
積極探索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在春秋季造林時期,一方面動員全系統結對幫扶的1300余名貧困人口積極報名參與林業工程建設,另一方面協調移民辦等單位提供想通過勞務增收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名單,并自發的在微信朋友圈宣傳貧困人口參與林業工程建設實現增收的政策。對有意愿參與勞務增收的貧困人口登記造冊,協調造林工隊優先聘用登記在冊貧困人口,累計幫助114戶貧困人口增收48.6萬余元。
嚴格落實精準幫扶工作要求。積極協調組織好全系統9名領導包村、38名干部駐村、187名干部結對幫扶工作,使全體駐村幫扶干部嚴格按照要求,做好日常駐村和結對幫扶工作,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同時,致力于做好生態脫貧宣傳報道工作,講好生態脫貧故事、傳播林業聲音,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生態脫貧宣傳報道40余篇。
回首中的畫卷總是波瀾壯闊,奮進者的姿態總是步伐鏗鏘,該同志始終不忘初心,銘記責任擔當。上班經常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有段時間工作任務緊,身體吃不消,整個人缺氧發抖從凳子上溜下去,送往醫院急診部吸氧,一個小時后就直接跑到單位繼續工作,家人擋也擋不住,因為她知道,她不去就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了。2017年到2018年寶貝剛開始咿呀學語,平時早出晚歸,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寶貝學會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媽媽,加班”,驚得的她又是喜又是難過的掉眼淚。于是在心里下了個決定,每天上班要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工作,一句廢話都不說,盡量少加班,回家陪寶貝。說是少加班,但是很多時候身不由己,老公也負責單位的扶貧工作,兩個人忙起來都早出晚歸,孩子最終還是送回了老家。盡管如此,從來沒有說過要離開這個崗位,每次去貧困戶家里的時候看著那些留守兒童,總是心酸的想“和寶貝的暫時分離是為了更多孩子和父母的相聚”。
該同志始終堅信,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以愛心相聚,定能破除貧窮這個世界難題。
(《看咸陽》通訊員 萬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