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6月8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關中地市農技推廣、科研等單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咸陽市涇陽縣實施的小麥玉米“噸半田”創建小麥高產示范田進行實收測產。
核心示范田位于涇陽縣中張鎮焦家村,面積50畝,播種品種為百農4199。專家組依據農業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采用谷王極光CB50收割機,隨機選擇3點進行實產驗收。實收面積6866.70平方米(10.30畝),鮮重7894.32公斤,雜質0.36%,水分13.33%,不計收割機損失。按照國家糧食入庫安全標準含水量13%折算,平均畝產761.02公斤,刷新咸陽市去年755.3公斤高產記錄,再創單產新高。
為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挖糧食增產潛力,針對關中地區長期以來耕地周年產量水平比較低,作物周年光熱資源配置利用效率不高的瓶頸問題,2020年以來,咸陽市在關中灌區持續開展周年冬小麥+夏玉米“噸半田”科技攻關,通過農水結合、農機農藝融合,集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地力提升、高效節水、高產栽培等技術于一體,實現品種與氣候資源配置優化,地力持續培育與養分周年高效配置優化,投入與兩茬作物高效生產配置優化,管理與作物周年生產配置優化,達到周年高效利用種、水、肥、地、藥、光、熱、作業機械等,大幅度提高耕地周年產量,降低周年生產成本。同時集成技術,簡化環節,總結凝練易懂易學高效便捷的“噸半田”生產技術模式,給老百姓提供一整套“口袋技術”,以點帶面,輻射帶動灌區耕地周年產量持續提升,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截至6月8日,咸陽市小麥已收獲113.8萬畝,占應收面積的38%,其中南部縣區已收獲111.7萬畝,占比53%;北部縣區已收獲2.1萬畝,占比2.4%。夏播秋糧52萬畝,完成省上下達任務的36.3%,其中玉米51.4萬畝,大豆0.6萬畝。
(咸陽廣電新媒體記者 李江 報道)
(責任編輯:胡曉語 審核簽發: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