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共享單車的治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道難題,怎么樣使其既方便市民出行,又不給城市“添堵”“添亂”? 為此,市城管執法局按照“解放思想謀發展、轉變作風辦實事”主題教育活動安排部署,結合主城區環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活動,采取“五法”共治,有效化解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不斷擦亮“西部名市、絲路名都”城市名片。
總量控制法。按照城區面積、人口數量以及市民使用情況,對各單車企業的投放數量進行嚴格把控。當前城區以青桔、哈啰兩家企業運營為主,市城管執法局通過后臺監控、數字平臺網格員巡查督查等多種措施,對企業偷投多投行為進行嚴格管控,確保車輛數量始終動態控制在15000輛左右。
劃線定位法。制定印發《咸陽市共享單車停放管理標準和措施》《咸陽市共享單車停放點位設置及劃線實施辦法》等文件,組織轄區城管部門并聯合街道辦事處、各單車企業,在城區科學施劃停放點位2600余個,同步運用落實電子圍欄2600余個,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施精準化管理,提高了共享單車運營管理效能。
環衛協管法。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發揮城區1800名環衛工人的優勢,由區財政每月給每位環衛工人補貼100元,全天候擺放管理亂停放的單車,形成了管理合力。
定期約談法。建立健全分級分類定期約談機制,由市城管執法局、區城管執法局以及街辦執法部門定期召開共享單車管理約談會,將日常巡查管理發現的問題以及城市管理階段性任務要求等及時反饋相關企業,責令其嚴格遵循規定、認真整改問題。去年以來,已累計約談單車企業運營管理人員10余次,解決問題200多個。
教育引導法。結合鞏固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工作,利用新聞媒體、騎行軟件推送消息以及執法人員、環衛工人現場宣傳教育等多種方式,對市民隨意停放行為進行提醒教育,引導市民規范文明停車。
(來源:咸陽市城管執法局)
(責任編輯:胡曉語 審核簽發: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