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的“疫情防控新十條”,到每天朋友圈里陸續出現的“小陽人”,無疑更增添了我們對健康的焦慮和憂心……因此,我們特意梳理了最近大家關心的8條疫情防控熱點,并為大家一一解答。
1、如何判斷自己“陽”了沒?
(1)看癥狀,從當前全國病例數據看,感染新冠病毒后無癥狀和輕型大約占了90%以上。輕型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有: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
(2)做測試,僅從癥狀上并不能準確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現在確診新冠的“金標準”就是核酸檢測。抗原檢測也可以用于自行檢測,但不足之處在于靈敏度相對低。
2、“早陽早好”的說法對嗎?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特別提醒,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并不能終生免疫。
與德爾塔及之前的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更容易導致再感染。此外,反復感染依然有一定重癥風險,會傳染給家中老人、基礎疾病者等高危人群。
3、藥物能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嗎?
截至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藥物可以證實對新冠肺炎具有預防作用。
4、感染了新冠病毒后,是否需要去醫院?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若確診新冠,不需要去醫院,可以居家隔離。
若出現持續高熱(大于39℃)或脈搏(心率)持續增快(超過100次/分)超過3天;或氧飽和度下降至95%以下,則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如果發熱同時,還伴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或不能緩解的胸悶氣短,乃至意識混亂時,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5、發現自己“陽”了,要怎么辦?
(1)居家隔離對癥治療,好好休息,不要太焦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隔離期間建議患者單間居住,并使用單獨衛生間。
(2)每日早、晚各1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進行對癥處置或口服藥物治療。
(3)日常要保證作息規律,以及營養均衡攝入。多吃水果蔬菜,適量蛋奶肉魚,不要飲酒抽煙。一些感染者會因為難受吃不下飯,建議少量多餐,保持一個良好心態。
(4)因為發熱、腹瀉等癥狀會造成脫水,因此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5)每天定時開門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并做好居家消毒。
6、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多久能康復?
12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接受新華社采訪中曾表示,從世界上和國內絕大多數的患者來看,感染后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復,癥狀一般第1至3天最厲害,第四、五天核酸檢測結果常轉為陰性,那就是康復了。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若確診新冠,會在7至10天康復。
7、哪些人屬于新冠重癥高危險人群?
高危險人群就是在確診新冠后,更可能出現重癥的人群,包括:
(1)高齡,尤其失能失智人群;
(2)患有糖尿病、嚴重高血壓、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3)腫瘤晚期患者,尤其是需要規律放化療的人群;
(4)免疫力系統缺陷的人群;
(5)嚴重肥胖人群。
8、腫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要不要推遲治療?
腫瘤的發生與發展,與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應根據個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抗腫瘤治療。
建議腫瘤患者及時咨詢醫生,在充分評估抗腫瘤治療指征、治療目標以及治療耐受性等因素后,合理選擇治療時機。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我們從日常生活做起,科學看待疫情,積極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守護安全與健康的防線,打贏這場戰“疫”。
(來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平臺)
(責任編輯:張優美 審核簽發:奇志)